天津,簡稱“津”,別稱津沽,津門,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。
金朝在三岔河口設立軍事重鎮「直沽寨」,「直沽」之名始見史籍,是天津最早的名稱。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(公元1404年12月23日),明成祖朱棣賜名「天津」,即天子渡口之意。
天津地處海河流域下游,是海河五大支流——南運河、北運河、子牙河、大清河、永定河的匯合入海處,素有「九河下梢」、「河海要衝」之稱。海河幹流位於天津市中部,從天津市內三岔河口起到大沽口入海,全長73公里,被稱為天津的「母親河」。市內主要河流還包括:北運河、南運河、衛津河、津河、新開河、月牙河。
天津市存在淡水資源匱乏的資源型環境問題,天津市境內存在地表水質污染、大氣污染、土壤污染等環境問題,易發生霧霾天氣。
飲食與特產
津菜起源於民間,以鮮咸為主,形成和發展與漕運和鹽商有關,為慶祝康熙登基而開設的聚慶成飯莊是天津菜系形成的標誌。
天津菜中具有代表性的津菜有八大碗、四大扒、冬令四珍、鍋塌裡脊等。天津的小吃與特產尤其以狗不理包子、十八街麻花及耳朵眼炸糕合稱的「天津三絕」最具知名度。天津的特色小吃有糖礅、大餅雞蛋、茶湯兒、果仁張、蹦豆張、皮糖張、麵茶、楊村糕乾、糖炒栗子、熟梨糕、鍋貼等百餘種,但是部分小吃缺乏推廣,如今已經面臨失傳。當地的早餐獨具地方特色,如煎餅餜子、鍋巴菜、老豆腐、果子、炸糕、素卷圈、餛飩等。天津的地方特產則有糖炒栗子、天津冬菜、獨流老醋、北塘蝦醬、楊村糕乾等。
八大碗、四大扒
在傳統天津法定中,鼎鼎大名的“八大碗”,既不指一道菜,也不單單是八碗菜的组合,而是天津民間傳統宴席的菜品組合形式。“八大碗”由滿漢全席演變而來,將鋪張,奢華和板滯的宮廷改造改造成豐儉自選的大眾菜品系列,體現出簡易,實惠和靈巧的特點。
八大碗酒席具有濃厚的天津地方特色。每桌坐八人,涼碟酒糕,六個或十二個乾鮮冷葷。主菜八道,清一色用大海碗。 口味自由組合,豐儉由己。
“四大扒”與“八大碗”配套的另一著名系列。食客可從林林總總的扒菜系列中,任選其四,即為“四大扒”。民間“四大扒”多以雞,鴨,魚,肉為主。主料為熟料,碼放整齊,兌現好滷汁,放入勺內小火焅透入味至酥爛,然後掛芡-用津菜獨特技法“大翻勺”,將菜品翻過來,仍不 散不亂,保持齊整之狀。
所謂“蓋面扒”,即副料墊底,主料蓋在上面;所謂“拼配扒”,則是兩個以上原料拼合的菜品。依據扒菜調味品及色澤的不同,又有紅扒, 白扒,奶扒之分。
冬令四珍
天津由於地處海濱,在飲食方面以海鮮為主,有句俗語是“吃魚吃蝦,天津為家”,因此津菜的傑出之作大多以魚,蝦,蟹為原料。
冬令四珍是指鐵雀,銀魚,紫蟹,韭黃。鐵雀是麻雀的一種,冬季捕食後用油烹飪,是下酒佳餚。銀魚是一種北方美味,最常見的吃法是 用銀魚蘸蛋清置油中炸熟,作銀魚坨,吃到嘴裡有一種特殊的清香道。紫蟹是蟹的一種,體積小如銅錢,雖然小但蟹黃飽滿且肥,在吃 火鍋時湯中如添了蟹黃就增加香味,身價十倍了。而韭黃炒雞蛋更是一種雖普遍但又十分可口的佐餐小菜。
鍋塌里脊
鍋塌里脊是中國天津的一道傳統名菜,屬於天津細分,該菜品以豬里脊,雞蛋,蔥薑末,料酒,鹽,麵粉,香油,小蔥沫等為原料,製作而成,色黃鮮豔,清 口鮮嫩,鹹香適口。
於上世紀20年代創立於天津市河西區南樓附近的“十八街”上,也叫桂發祥麻花。1956年在天津市食品展銷會上一舉成名; 1959年在鄭州舉辦的全國食品展銷會 後,聲播全國; 70年代參加廣交會後名氣大振。這是一種夾餡麻花,色澤棕黃,由10根細條擰成3個花,外形美觀,酥脆爽口。小的每個2兩, 大至每個2斤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